
8月17日,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“一带一路”国际竞赛(以下简称“医创赛”)本科赛区总决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收官。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首次参赛便实现突破——由冯思颉、张惠珍指导,张倩倩担任队长,段君威、常银格、万妍妍、苗翕然组成的团队,凭借《SUB4调控须癣毛癣菌进化与致病性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》项目,在本科赛区基础临床赛道荣获国赛银奖,为学院医学科研创新书写崭新篇章。
本届医创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,山东大学承办,是国家级医学创新标杆赛事。前身为“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”,2023年升级为国际竞赛。本届总决赛于8月15-19日举行,聚焦“医教融合、国际交流”,注重项目原创性与临床转化价值。
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积极响应“新医科”建设,首次组队参赛,通过跨年级协作和导师前沿指导,全力备战,探索科研育人新模式的关键尝试。在本次医创赛复赛中,河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共派出11支队伍参赛,凭借扎实的科研创新能力斩获佳绩:荣获省级一等奖1项,省级二等奖2项,省级三等奖3项,充分展现了本校医学学科的育人成果与创新活力。
其中,冯思颉、张惠珍两位导师指导下的团队在筹备阶段分工明确、协同高效,从项目逻辑到成果呈现,成员锚定分工、交叉补位,在7月暨南大学复赛中以一等奖晋级。复赛结束后,该团队针对评委建议,优化实验设计方案,并进一步开展进展性研究。最终,总决赛现场,队员们各司其职,自信回应、应答默契,以扎实积累和清晰表达,将数月打磨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赛场优势。
首次参赛即摘银是学院医学教育的里程碑突破,既填补赛事荣誉空白,更以“首战告捷”点燃学子科研热情,推动基础与临床医学交叉融合。这份荣誉将成为学院构建“医教协同、产研衔接”生态的新引擎,驱动更多师生深耕医学创新,推动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再上新阶。